河南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述真題(2015年10月版)
發布人: 訪問量: 發布日期:2021-04-28
河南自考每年兩次考試,每個專業考試的科目基本都是固定,雖然每年考試的試題并不相同,但是考試的知識點是有重疊的,河南自考網給各位考試整了河南自學考試近幾年的給科目真題,本篇文章給大家展示的是2015年10月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概論真題及參考答案,幫助大家熟悉自考題型,提高自己的考試技巧,有需要的同學可以下載打印,更多河南自學考試真題資料可以添加老師微信:15713660393獲取。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
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卡”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歐洲哲學的全部積極內容,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其中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理論來源的是
A.古希臘羅馬哲學 B.德國古典哲學 C.近代英國哲學 D.近代法國哲學
【B】
2.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是否承認
A.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B.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C.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D.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陛
【C】
3.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是因為
A.實踐主體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
B.實踐具有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C.實踐是個人日常生活的活動
D.實踐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D】
4.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有兩個,一個是聯系的觀點,另一個是
A.發展的觀點
B.對立統一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
D.辯證否定的觀點
【A】
5.意識對于人的生理活動具有一定影響作用,這表明
A.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性
B.意識是客觀事物本身 C.意識對物質具有決定性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A】
6.能動反映論區別于機械反映論的根本標志是
A.肯定思維能正確地反映存在
B.認為認識過程是純粹的觀念創造
C.肯定思維對存在的決定作用
D.認為認識過程是反映和創造的統一
【D】
7.“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句話說明
A.感性認識是微不足道的
B.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C.理性認識是唯一可靠的
D.理性認識有待于深化為感性認識
【B】
8.在真理標準問題上堅持辯證法,就是要承認實踐標準
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D.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D】
9.“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爾 B.費爾巴哈 C.馬克思 D.恩格斯
【C】
10.“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這句話強調的是
A.社會意識根源于社會存在 B.社會意識具有歷史繼承性
C.社會存在根源于社會意識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D】
11.在生產關系的諸要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產品的分配方式 B.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
C.產品的交換方式 D.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A】
12.階級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首先是一個
A.經濟范疇 B.政治范疇
C.文化范疇 D.交往范疇
【A】
13.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
A.人的道德品性 B.人的經濟地位
C.人的價值追求 D.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D】
14.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C.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矛盾 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D】
15.資本積累的源泉是
A.使用價值 B. 剩余價值
C.價值 D.交換價值
【B】
16.社會總產品是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內生產的
A.全部剩余價值的總和 B.全部生產資料的總和
C.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 D.全部消費資料的總和
【C】
17.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黨制度 B.法律制度
C.國家制度 D.選舉制度
【C】
18.壟斷資本主義社會大體可分為
A.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和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B.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C.一般壟斷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三個階段
D.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國際壟斷資本主義三個階段
【B】
19.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資本是指
A.資本主義國家中處于壟斷地位的銀行資本
B.資本主義國家金融領域中流通的所有資本的總和
C.資本主義國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的總和
D.壟斷的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融合形成的資本
【D】
20.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的總任務是
A.實現充分就業 B.穩定幣值、匯率和物價
C.促進市場總供需平衡 D.推動經濟發展與增長
【C】
21.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是
A.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形式創造物質條件 B.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
C.實現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 D.不斷發展社會的民主與法制
【A】
22.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開面世的綱領性文件是
A.《共產主義原理》 B.《共產黨宣言》
C.《哥達綱領批判》 D.《國家與革命》
【B】
23.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歸根結底是
A.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 B.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的
C.被統治階級的意愿決定的 D.統治階級的壓迫決定的
【A】
24.下列選項中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要求的是
A.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 B.實行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
C.建立完全純粹的公有制經濟 D.實行嚴格管控的計劃經濟
【A】
25.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是
A.按勞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定量分配
【B】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26.簡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和理論品質。
【答案】
①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
②馬克思主義不僅包括它的創始人馬、恩的理論,也包括它的繼承人的理論。特別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理論。
③列入馬克思主義范疇的理論學說,必須是在基本觀點、基本立場、基本方法、價值取向等方面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理論前后相繼、一脈相承,在本質上相一致。
④馬克思主義的各個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聯系的,而是組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科學體系。三者相互滲透,相互補充,構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十六大報告指出,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27.簡述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答案】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強調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認可以從他人和書本獲得知識。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的發展不斷提出認識的新課題;實踐給解決新課題提供經驗資料,提供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推動人們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8.簡述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
【答案】
在誰是歷史創造者問題上,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存在著根本分歧。歷史唯心主義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前提出發,認為歷史是少數英雄人物創造的,否認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這是英雄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基本原理出發,認為人類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生產的承擔者勞動群眾的歷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結論。
29.為什么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
【答案】
(1)勞動過程是人們通過生產勞動創造出具有特定使用價值的產品的過程,它為一切社會所共有。由于資本主義勞動過程是資本家的各種生產要素相結合的過程,其勞動成果歸資本家所有,勞動過程也就成為價值增殖過程的手段。
(2)資本家會迫使工人的勞動時間超過創造其自身價值所需要的時間,從而為其創造出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也因為轉化為價值增殖過程。
30.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
(1)在思想方面,馬克思主義政黨要確保自己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地位,確保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地位。
(2)在政治方面,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中起到領導核心作用,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向。
(3)在組織方面,馬克思主義政黨要領導全體人民有組織、有系統、有管理、有序地進行社會主義的各項建設事業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考生任選其中2題作答,每小題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題目超過2題,只按考生回答題目的前2題計分. )
3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試述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答案】
(1)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同一矛盾雙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這兩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約和影響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兩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3)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問題時,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確認識事物的性質,同時也要注意支流的影響。
(4)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政治穩定。這是主流。同時,在前進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視并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以促進社會更順利、健康地發展。
32.試述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
【答案】
(一)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長短。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越短,資本周轉速度就越快。
(二)生產資本的構成生產資本依據其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兩個部分。生產資本的構成對產業資本家預付的全部資本的周轉速度具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來自兩個方面:
1、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
2、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本身的周轉速度。
33.試述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及實質。
【答案】
新變化主要體現在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設三方面。
實質:當代資本主義雖然發生了許多新變化,但它的經濟基礎仍然是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制。在資本主義社會,控股權還是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中。股權社會化不過是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一種新模式。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
標簽:
上一篇:河南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述真題(2015年4月版)
下一篇:河南自學考試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及答案(2015年4月版)